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战后日本自耕农主义农地政策的导入及其后果
引用本文:江瑞平.战后日本自耕农主义农地政策的导入及其后果[J].现代日本经济,1991(3):42-45.
作者姓名:江瑞平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
摘    要:一、战前日本农地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农业发展的阻碍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农地制度的根本特征是所谓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政府即对这一“纯粹封建性的”农地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1)通过实行“奉还版籍”,使各藩领主的原辖版图和户籍交归政府,从而根本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2)通过实施地税改革,确认实际持有者对土地的私有权,从而确立了近代个人土地私有制。由此取得土地私有权的主要是:幕末以来形成的新兴地主,以“本百姓”为代表的广大自耕农以及持有份地

关 键 词:日本  农地制度  自耕农主义  农地政策  农业发展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