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建设用地碳排放驱动因子及脱钩效应贡献分析--以安徽省为例北大核心
引用本文:刘芳,吕宁.建设用地碳排放驱动因子及脱钩效应贡献分析--以安徽省为例北大核心[J].生态经济(学术版),2022(6):35-40.
作者姓名:刘芳  吕宁
作者单位:1.安徽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41000;2.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32003;3.新疆农垦科学院832000;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多源数据融合下生活垃圾全过程治理绩效及纠偏机制研究”(2108085QG301);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项目“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研究”(2020CX062)。
摘    要:基于安徽省统计数据,对建设用地碳排放量进行测度,然后运用扩展的Kaya等式和LMDI法对建设用地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进一步对脱钩效应及其贡献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安徽省建设用地规模以年均4.8%的速度不断扩张,同时,建设用地碳排放以年均12.87%的速度激增,到2019年达到747.23万吨。建设用地碳排放增加的驱动因素按贡献大小排序依次是能源强度、建设用地规模、经济增长和城市人口密度,促进建设用地碳排放减少的因素是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建设用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现弱脱钩,对脱钩经济增长努力有效的五大因素按贡献大小排序依次是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建设用地规模、能源强度和城市人口密度。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控建设用地规模等可成为未来安徽省抑制建设用地碳排放应优先考虑并重点采取的有效措施。

关 键 词:建设用地  碳排放  LMDI模型  Tapio脱钩模型  安徽省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