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清代北方农地利用的特点
引用本文:李三谋.清代北方农地利用的特点[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3).
作者姓名:李三谋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摘    要:1.北方佃农的耕作习惯 清朝北方佃农常有被田主撤佃夺耕的危险,往往不愿改良土地。在旗地上,“小民欲治良田,必积二、三年之苦工,深耕易耨,加以粪治、田甫就熟……遂添租挖种矣。”嘉庆五年,户部奏言:“数年以来,旗人及内府庄头撤地另佃者实属不少”。在一般的出租民田上,土地所有者更是:“为了增加地租,往往夺田另佃,挑动新佃与旧佃冲突,自己坐收渔人之利。”因而,北方佃户大多以广种多佃为宗旨,结果土地变得日益贫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