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机器人、劳动收入份额与货币政策
引用本文:陈利锋,钟春平,李良艳.机器人、劳动收入份额与货币政策[J].财贸经济,2021,42(2):103-118.
作者姓名:陈利锋  钟春平  李良艳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学院,510053;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100836;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510053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城市绿色发展绩效量化测算及空间关联研究"
摘    要:中国数据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发生后劳动收入份额表现出逆周期特征,这一发现与基于基准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得出的结论相反,导致二者差异的原因在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货币政策通过劳动力市场影响宏观经济的传导机制.基于此,本文通过建立多阶段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不同阶段货币政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机器人技术发展水平较低阶段,货币政策冲击发生后劳动收入份额表现出逆周期特征;而在机器人技术发展水平较高阶段,货币政策冲击发生后劳动收入份额则表现出顺周期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社会福利分析法考察了机器人技术不同发展阶段货币政策机制设计.在机器人技术发展水平较低阶段,货币政策应该关注劳动力市场就业因素;在机器人技术发展水平较高阶段,货币政策应该以支持产出增长为目标.

关 键 词:机器人  劳动收入份额  货币政策  新凯恩斯主义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Robots,Share of Labor Income and Monetary Policy
CHEN Lifeng,ZHONG Chunping.Robots,Share of Labor Income and Monetary Policy[J].Finance & Trade Economics,2021,42(2):103-118.
Authors:CHEN Lifeng  ZHONG Chunp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