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近15年中国耕地驱动因素的空间差异分析
引用本文:肖思思,吴春笃,储金宇. 近15年中国耕地驱动因素的空间差异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0(7)
作者姓名:肖思思  吴春笃  储金宇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环境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农户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研究”(41101160);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国土资源承载力及调控措施研究”项目;江苏大学高级专业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08JDG042)。
摘    要:研究目的:定量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揭示中国区域耕地资源压力及其驱动因素的空间差异性特征。研究方法:利用STIRPAT模型和PLS方法拟合得到中国各省份耕地面积模型,依据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数就各驱动因素对耕地面积影响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分析,采用ArcGIS 9.2绘制耕地面积驱动因素影响的空间差异图。研究结果:各省份人口数量、产业结构、现代化对耕地面积的线性影响,有正效应或者负效应,且影响重要性程度差异明显。在以上述三因素为重要驱动因素的省(区、市)中,人口数量对耕地面积均起负效应,产业结构对北京、云南的耕地面积起正效应,现代化水平对上海、陕西起正效应,而对其他省(区、市)起负效应;富裕度对耕地面积的影响,有正效应或者负效应,有线性作用或者弹性作用,在以富裕度或其二次项为耕地面积重要驱动的9个省(区、市)中,富裕度或其二次项与耕地面积间存在2类类似环境EKC曲线关系,包括负效应趋于下降型(吉林)、正效应趋于增强型(山东、广西、山西、内蒙、河南、湖南、贵州、宁夏)。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全面掌握中国28个省(区、市)耕地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分异状况,为后续耕地变化研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土地管理  驱动因素  STIRPAT模型  PLS方法  空间差异

Spatial Variation of Driving Factors on Cultivated Land Change in China for the Past 15 Years
XIAO Si-si , WU Chun-du , CHU Jin-yu. Spatial Variation of Driving Factors on Cultivated Land Change in China for the Past 15 Years[J]. China Land Sciences, 2013, 0(7)
Authors:XIAO Si-si    WU Chun-du    CHU Jin-yu
Abstract:
Keywords:land administration  driving factors  STIRPAT model  PLS method  spatial variation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