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安徽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 |
| |
作者姓名: | 韦向阳 杨新华 陈海燕 |
| |
作者单位: | 阜阳师范学院 安徽省农民工研究中心,安徽 阜阳,236041 |
| |
基金项目: | 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1YJA79006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22);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
| |
摘 要: | 文章针对具有典型中部欠发达地区特征的安徽省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显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阶级内部分化结构出现了新特点,收入来源发生了剧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都不断增加,而且收入结构逐渐优化。十二五期间,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受到经济相对不发达、农业主产区、农民工大量输出等区域性特殊因素制约,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城市辐射力、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确立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并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就业等一系列关键措施可能实现增收目标,以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
关 键 词: | 十二五 欠发达地区 农民收入增加 实证研究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经济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经济管理》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