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 ——基于两部门模型
引用本文:郝国彩,张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 ——基于两部门模型[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6(4):21-29.
作者姓名:郝国彩  张朕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L041);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学术创新基金项目
摘    要:基于两部门模型,分析工业化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的演变,并对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区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互动发展关系;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性较弱,尚未形成互动发展的格局;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不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两者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最低。因此,各区域应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东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明确政府职能,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中部地区应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优化服务业结构,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西部地区应跨越重工业化阶段,着力发展轻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建设具有西部特色的以中小城市为主、大城市为辅的城市体系。

关 键 词: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城镇化水平  产业结构转型  对外开放程度  区域经济差异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审计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审计学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