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分析:基于FDI流入的视角
引用本文:陈隽侃.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分析:基于FDI流入的视角[J].金融经济(湖南),2007(20).
作者姓名:陈隽侃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金融学院
摘    要: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及国际比较传统发展经济学观点通常假定发展中国家面临国内储蓄和外汇的双重缺口约束。由于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资本流入利用外部储蓄,以弥补国内储蓄不足并为贸易缺口提供融资,因而发展中国家的典型国际收支结构应具有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组合,然而我国在国内储蓄率长期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国际收支结构长期以来却是“顺差 顺差”的组合。自1987年我国国际收支第一次出现“双顺差”结构,到2006年共出现了14年“双顺差”结构。尤其是最近12年来,已成为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主要形式,仅在199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了63.21亿美元的小规模逆差。从数量上看,2005年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分别达到了1608.18亿美元和629.64亿美元。这一数额分别是1987年的10.49倍和536.图061倍,我增国长国非际常收迅支速“。双顺差”结构的具体情况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index.html从当代全球范围选取50个贸易量最大的国家和经济体为样本进行观察,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属于非常态现象;如果把两个项目...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