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方动态下的旅游在地化:模式与启示 |
| |
作者姓名: | 杨蓉 朱竑 |
| |
作者单位: |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中心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城市多样性的族裔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与机制——广州案例”(42201256)、“转型期自然的社会建构过程、机制及其效应:基于广东和云南的比较”(4197118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基于“人-地”视角的区域融合与发展:转型期广东自然的社会建构过程、机制与效应”(2018B030312004)阶段性成果; |
| |
摘 要: | <正>旅游的本质是追求差异性,而地方性是建构和理解差异性的重要视角。然而,旅游业却是一种全球化的行业,集中体现了新自由主义市场逻辑在全球各地的物质化过程与价值观影响((2))。对于旅游者行为的观察能够直观地揭示旅游所处的这种全球-地方动态。例如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往往是跨国组织机构认证的文化遗产旅游地或者由数字媒介推送的打卡地;为保证顺利地移动和安置,游客倾向选择资本雄厚的线上预订机构、跨国航空公司以及巨型连锁店出行消费;在抵达目的地以后,游客在旅游地空间设施和社会互动中获得了对旅游地的认知、感知和体验,但这些设施、场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