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支农财政、技术进步偏向的农田利用碳排放效应研究
作者姓名:吴伟伟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要素错配下支农财政政策的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JJ182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的技术路线、区域实现及政策工具选择”(2015AZD070);中国国家留学基金(201808360288)。
摘    要:研究目的:识别农田利用方式转型期支农财政、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及其交互作用对农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评价支农财政和农业技术进步的环境效率,提出减排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构建农田利用碳排放强度指标,通过估计核密度函数揭示其区域分布,基于加入交互项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核心变量对农田利用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单位播种面积农田利用碳排放均值逐年增加,区域差异扩大;单位产值农田利用碳排放均值逐年减小,区域差异缩小;支农财政倾向于提高农田利用碳排放强度,效果与种植结构相关;与资源禀赋耦合的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具有减排效应,并有利于降低支农财政的促排效果,该交互作用亦与种植结构相关。研究结论:支农财政政策应关注由其产生的环境压力,通过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推动与资源禀赋相耦合的农业技术进步等途径促进农田利用碳减排,充分考虑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区域差异,提高政策的精准性。

关 键 词:土地利用  农田利用碳排放强度  支农财政政策  农业技术进步偏向  交互效应  固定效应模型
收稿时间:2018-11-05
修稿时间:2019-01-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