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文学误读”与“诗无达诂”
作者姓名:钟文华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
摘    要:中国古代的的诗无达诂论长期都是意义生成和解读的一种方式,在近代西方,新的价值观与技术为误读提供了基础,二者都有助于打破对任何文学艺术作品所作的权威性、垄断性、终极性阐释,有利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学误读的生成原因,包括文学语言、读者、作品及社会权力运作等。阐释是读者主体与作者主体的碰撞、互补、互相激活的过程,阐释者可以对文学文本进行自由的感发与联想,但阐释者对文学文本的感发和联想需建立在对文学文本客观内涵充分占有的基础之上,不能完全摆脱文本的限制。阐释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使阅读更有味道,而且永远都有挑战性。

关 键 词:“误读”  “诗无达诂”  解读  阐释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