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广东地处南海之滨,北枕市岭,系中国历史上的越人故地。隋唐之前,地广人稀,林木参天,薄丛莽莽,“蝮蛇蠚生,病疠多作”(《汉书·严助传》)。人皆“半羸”,“生齿不蕃”(周去非《岭外代荟》卷四)。经济发展水平远比中原落后。或刀耕而火种,或火耕而水耨。以“饭稻羹鱼”自足,顺乎自然,安于现状,对自然环境没有作能动地改造。在封建文人的笔下,广东简直是一派可怖的化外生蕃的景象。 从中唐始,在中国的经济重心日渐南移的总趋势影响下,宋元时期,广东进入了初步的开发期。明清两代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明初重开会通河,大运河得以畅通;加之整顿大庾岭山路,沿赣州南下越大庾岭到两广的商路益加便畅,南北贸易更为频繁。海外贸易方面,万历之后又有较大的增进。秦汉以来就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的广州,其地位尤显重要。明代在嘉靖元年(1522年)关闭泉州、宁波市舶司,清代也在乾隆廿二年(1757年)关闭江、闽、浙三关。唯有广州未曾闭关,且于闭他关之后成为对外通商的唯一港口。本是侷促海滨的广东也一变而成为与海外通商贸易往来的便捷之区,处于浸染近代之文明,得近代风气之先的地理位置。作为广东的经济核心区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从以水稻为主的比较单一的作物逐渐改为种植品种繁多的商品性农作物,形成多种农作物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