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 光能利用率变化规律分析 |
| |
作者姓名: | 隋雪梅 辛晓平 张宏斌 海全胜 包刚 闫瑞瑞 包玉海 |
| |
作者单位: |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 100081;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 100081/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 100081/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 100081/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 010022;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 100081/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 010022 |
| |
基金项目: |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数字化森林与牧场经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2012AA102003);863课题: 2012AA12A305-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关键技术及其试验验证;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草原生态健康气象评价技术(GY- HY200906029-2)资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草原生态系统立体监测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2013BAC03B02);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草地生态系统优化管理关键技术合作(2012DFA3129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气候变化对草原影响与风险评估技术(2012BAC19B04);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5) |
| |
摘 要: | 光能利用率(LUE)是植被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也是研究草地生态系统不同尺度的总第一性生 产力(GPP)、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估算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该文通过地面遥感测量、暗箱—气相色 谱法(DC-GC)和涡度相关技术(EC)的方法,在2011年8月初至9月初,获取呼伦贝尔地区以贝加尔 针茅为主要优势种的草甸草原光能利用率,并动态分析光能利用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研究表明,光能 利用率日变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单峰趋势,即在早晚出现较高值,中午出现较低值;光能利用率的季节变 化总体呈下降趋势。日变化研究中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温度都与光能利用率呈显著负相关;季节变化研究 中,温度与光能利用率呈弱正相关,叶面积指数与光能利用率呈显著正相关。
|
关 键 词: | 草甸草原 光能利用率 地面遥感 涡度相关技术 呼伦贝尔 |
收稿时间: | 2013-03-27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