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代化转型时期农村土地金融供给:制度设计与实施效果——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思想与借鉴
引用本文:王昉,缪德刚.近代化转型时期农村土地金融供给:制度设计与实施效果——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思想与借鉴[J].财经研究,2013(1):38-48.
作者姓名:王昉  缪德刚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CJL020);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CXJJ-2011-418)的资助
摘    要:作为金融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构思和建设是试图消解一定历史条件下农村经济危机的制度性探索工具之一。20世纪30、40年代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思想的形成和土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经济思想与经济制度关系的微观视角。文章梳理和总结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学术界对农村土地金融相关问题的讨论,分析了土地金融思想对于土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经济思想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及近代土地金融制度思想对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中国近代化转型  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思想  制度构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