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模式
引用本文:陈衍景,王亨治,张玫玫,丁玉影.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模式[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3(6).
作者姓名:陈衍景  王亨治  张玫玫  丁玉影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阳550002(陈衍景,张玫玫,丁玉影),河南省地矿厅资料处 郑州450000(王亨治)
基金项目:本文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室基金资助
摘    要: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主要产在华山、文峪等中生代花岗岩基南侧的太古宙荡泽河群绿岩带和早元古代滴沟群孔达岩系中。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物包裹体及氢氦同位素研究证明矿床形成经历了Ⅰ期251~338℃变质热液矿化、Ⅱ期209~336℃变质热液—大气降水热液混合矿化和Ⅲ期155~178℃大气降水热液矿化。成矿元素富集特点及理论研究证明矿化主要发生在Ⅱ期,Ⅲ期贡献甚微。S、C、Pb同位素指示战矿物质来源复杂,并在成矿时高度均一化。综合讨论揭示出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华南与华北古大陆板块碰撞造山过程的陆内俯冲作用,可按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指导进一步的找矿和研究。

关 键 词:小秦岭  金矿  石英脉型  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ization Model of Quartz Vein Type Gold Deposits of Xiaoqinling Area
Abstract:
Keywords:Xiaoqinling  gold deposit  quartz vein type  petrogencsis and mineralization model for collision orogeny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