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渔业经济效率评价及发展趋势预测
作者姓名:田鹏  李加林  曹罗丹  刘永超  张海涛
作者单位:1.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2.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浙江宁波 315211;3.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宁波 315211;4.宁波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宁波 3152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海区大陆海岸带高强度开发约束下的陆海统筹水平演化及冲突空间协同优化” ( 41976209 )
摘    要:[目的]渔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渔业经济效率评价有助于揭示区域渔业资源转换利用效率,服务于渔业经济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2006—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和西藏地区)淡水养殖渔业经济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区域渔业经济效率,以TOPSIS模型分析投入产出与经济效率的叠加特征,结合标准差椭圆、灰色动态模型GM (1, 1)对我国渔业经济效率空间格局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1)渔业经济效率均达到效率前沿面的80%以上,且呈波动上升趋势。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渔业经济效率远大于西部地区。(2)渔业经济效率与投入产出关系复杂,以“高—高—高—高”“中—中—中—高”“中—中—中—中”类型为主。渔业经济效率空间集聚性增强,空间上呈现4个核密度高值区,高值区范围趋于扩张。(3)渔业经济效率的重心前移路径表现为由东向西,且重心移动速率不断加快,空间分布格局相对稳定。未来渔业经济效率重心总体上向西南移动,保持东北—西南倾向。[结论]研究有助于把握中国渔业养殖经济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能够为各地渔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关 键 词:经济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灰色动态模型  时空格局  中国渔业
收稿时间:2022-04-01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