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抗菌药物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引用本文:陈超.不同抗菌药物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3(11):77-81.
作者姓名:陈超
作者单位:1.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125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0例Hp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抗菌药物+艾司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其中A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B组患者予以甲硝唑+阿莫西林,C组患者予以阿莫西林+呋喃唑酮,D组应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比较4组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不良反应及Hp清除率。结果D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B、C组(P<0.05),但A、B、C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升高,D组高于A、B、C组,C组高于A、B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D组低于A、B、C组,C组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以及类杆菌水平升高,D组高于A、B、C组,C组高于A、B组,大肠杆菌及粪肠球菌水平降低,D组低于A、B、C组,C组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A、C、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C、D组(P<0.05);D组Hp清除率高于A、B、C组(P<0.05),但A、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采用两种抗生素+艾司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但应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作为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疗效更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升Hp清除率,且安全性较高。

关 键 词:抗菌药物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微生物菌群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