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小仁政”到“大仁政”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与中央领导人在农民粮食问题上的态度异同与变化
引用本文:杨奎松.从“小仁政”到“大仁政”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与中央领导人在农民粮食问题上的态度异同与变化[J].开放时代,2013(6):164-190.
作者姓名:杨奎松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摘    要:毛泽东曾经是中共领导人中最重视农民作用,也最关心农民状况的人。他在1950年、1952年、1953年、1955年曾多次直接干预过中共中央在粮食征购问题上的计划安排,要求压缩征购数字,以缓解农民生活困难问题,减轻粮食征购给农民造成的生存压力。但是,从1953年开始,毛泽东却赞同了中央主管经济工作领导人的意见,支持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此一政策不仅没有减轻农民的税赋,反而使农民在粮食问题上更少自主的余地了。促成毛泽东态度变化的重要原因,无疑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及其对粮食的现实需求。同时不能忽略的是,作为见惯了流血牺牲的革命党人,毛泽东本能地更看重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照顾农民是小仁政,发展重工业、打美帝是大仁政。施小仁政而不施大仁政,便是帮助了美国人。

关 键 词:毛泽东  中央领导人  农民  粮食  统购统销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