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市场择时理论的中国适用性--基于1998~2003年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引用本文:刘澜飚,李贡敏.市场择时理论的中国适用性--基于1998~2003年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5,31(11):17-28.
作者姓名:刘澜飚  李贡敏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天津,300071;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天津,300071
摘    要:自2002年Baker和Murgler明确提出市场择时理论以来,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的解释力度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国外学者围绕这一新兴的资本结构理论展开激烈的争论.文章运用1998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间中国沪深两市IPO公司财务数据试图第一次较为全面地检验市场择时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中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股票融资和债务融资的市场择时行为;债务融资的市场择时行为并不显著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而股票融资的市场择时行为短期内显著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股票融资的市场择时行为不具有持久影响资本结构的效应,总的说来,市场择时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的上市公司.

关 键 词:市场择时  资产市场价值/资产账面价值  资本结构
文章编号:1001-9952(2005)11-0017-12
收稿时间:2005-07-26
修稿时间:2005年7月26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