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提取灌溉耕地的特征优选以中国北方为例 |
| |
作者姓名: | 刘逸竹 李晴 吴文斌 |
| |
作者单位: | 1.上海亚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436;2.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4.农业农村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5.自然资源部大都市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上海 20043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耕地复种潜力与空间优化配置”(41871356);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典型农业圩区关键水文过程及面源污染排放规律研究”(21DZ1202405);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院科研项目“环境安全视角下工业地块规划转型利用方向研究——以静安区为例”(GKY2021108) |
| |
摘 要: | 目的 区域尺度的灌溉耕地空间分布信息是相关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中国的灌溉农业面积居全球第二位,但目前灌溉空间分布制图相对缺乏,且多依赖人工调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区域灌溉耕地制图成为未来发展趋势。针对目前对我国灌溉耕地特征参量研究不足、难以描述灌溉耕地优势特征的空间差异性的缺陷,更好指导未来灌溉耕地制图。方法 文章以高精度遥感产品作为真值,在对已有研究选用的分类参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年降水、高程、坡度、地表水分指数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不同类型特征参量的代表,通过单变量特征选择算法Select K Best,对我国北方不同地区的灌溉/雨养耕地的优势参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优势特征类别呈现较大的地域差异,一些新特征被发现较常用的参量更有效;不同地区所呈现的特征优势原因各异。耕地基础禀赋、地理条件和灌溉结果三者互相关联,共同影响灌溉耕地空间信息提取的精度。结论 耕地基础禀赋和灌溉结果最终归因于地理条件,地理条件是未来灌溉耕地制图中需要优先重点考虑的特征参量。
|
关 键 词: | 遥感制图 灌溉 耕地 特征选择 中国北方 |
收稿时间: | 2019-10-31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