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环境管理分区:理论基础及其与环境功能分区的关系
引用本文:黄宝荣,张慧智,李颖明. 环境管理分区:理论基础及其与环境功能分区的关系[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0, 0(9)
作者姓名:黄宝荣  张慧智  李颖明
作者单位:黄宝荣,李颖明(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室,北京,100190);张慧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97) 
基金项目: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对外委托项目"国家环境管理分区框架与指标" 
摘    要: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环境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进行环境管理分区,根据各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制订有针对性的环境管理政策,将有效促进我国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新区域主义、区域管治和适应性管理为环境管理分区提供了理论支撑,区域管治、跨行政区环境合作以及环境管理政策的适应性都对环境管理分区提出了要求。环境管理分区与环境功能分区间存在紧密地联系,主要表现在环境管理分区能够促进环境功能分区政策的有效落实与不同环境功能区间的协调管理推动环境功能区管理与当地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融合,并提高环境功能区管理政策的针对性。环境管理分区与环境功能分区间又存在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二者在分区目标、分区方法和分区结果的空间属性等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关 键 词:环境管理分区  理论基础  环境功能分区  关系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egionalization:Theoretical Basi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