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制度——结构理论及其当代性
引用本文:谢选娥,董奥博,董伟.马克思制度——结构理论及其当代性[J].活力,2010(20):179-182.
作者姓名:谢选娥  董奥博  董伟
作者单位:[1]吉林省长春地方海事局,长春130000 [2]吉林大学,长春130000 [3]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长春130000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种子基金,长春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研究项目,"Supported by GraduateInnovation Labof Jilin University"研究项目
摘    要:按照恩格斯关于理论思维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没有理论,现今人类社会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理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马克思曾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理论探讨,其中制度一结构理论则是一大经典。这一理论包含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的划分、“自然历史过程”、人本思想等理论中。这一理论的核心便是:社会形态的变迁是一历史过程,经济制度选择的差异以及社会结构历史渊源的不同,决定了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而这一历史过程的本质是人如何自由与全面发展。据此,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西方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形式,无疑受到人们的重新审视。超越“自然历史过程”,扬弃“物的依赖性”,提升人的价值与尊严,赋予马克思制度结构理论的当代性,则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抉择。

关 键 词:马克思  制度-结构  金融危机  扬弃“物的依赖性”  人的尊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