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孟子“人性论”与荀子“人性论”之比较管窥
引用本文:骆萍.孟子“人性论”与荀子“人性论”之比较管窥[J].商,2014(44):108-109.
作者姓名:骆萍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4YB024)“‘能力本位教育’对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影响的研究--以大学会计专业为例”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人性论在中国伦理思想吏上占据基础地位,中国的很多问题都围绕人性问题展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孟子认为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但人性可失,所以要通过修身养性、反身内省等方法找出人本身的善良之心。所以孟子说:“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而荀子却认为人性向恶,他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的自然本性,但人性可化,所以可以通过注错习俗、进行师法之教,从而成为圣人。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虽不同,但他们却有着一致的伦理目标,就是成为圣人。

关 键 词:孟子  荀子  人性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