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发生率的空间特征——基于3D框架对武陵山片区的个案分析
引用本文:周 丽,匡远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发生率的空间特征——基于3D框架对武陵山片区的个案分析[J].重庆商学院学报,2016,26(3):72-77.
作者姓名:周 丽  匡远配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长沙 410128
摘    要:扶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致富是中国新一轮减贫的重点,片区扶贫是把片区作为主战场,以片区的形式组织扶贫开发。选取武陵山片区有代表性的41个县为样本,采用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的相关数据,基于密度、距离和整合的3D框架分析县域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经济中心距离越远、基于面积的经济密度越高、扶贫资金越多的县,贫困发生率越高,反映出经济发展与扶贫工作不同步、偏远地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以及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扶贫精准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应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县域经济密度和减贫绩效“双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偏远地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距离;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协作扶贫机制,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关 键 词: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片区扶贫  3D框架  贫困发生率  经济密度  经济距离  扶贫资金  武陵山片区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商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商学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