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银行自由化的储蓄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
引用本文:米运生,谭莹.银行自由化的储蓄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8(1):50-54.
作者姓名:米运生  谭莹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06JC790016);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06B44)
摘    要:动员储蓄是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实施的金融抑制政策削弱了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这种政策在长期内降低了私人储蓄率,不利于经济发展。金融自由化能通过利率、收入、资产选择效应等多种机制提高私人储蓄率。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推行金融自由化运动。选取1992—2006年为样本区间,通过对中国银行自由化的储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的银行自由化对提高私人储蓄率作用是显著的,且具有统计上的规律性。

关 键 词:银行自由化  储蓄效应  中国  私人储蓄率
文章编号:1672-2817(2008)01-0050-05
收稿时间:2007-10-07

Effectiveness of Rate on Private Savings from Liberation of Finance --Evidance from China
MI Yun-sheng, TAN Ying.Effectiveness of Rate on Private Savings from Liberation of Finance --Evida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Shaanxi Economics and Trade Institute,2008(1):50-54.
Authors:MI Yun-sheng  TAN Ying
Abstract:
Keywords: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effectiveness of savings  rate of private saving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