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地方债务风险隐患、成因及化解对策
引用本文:马改艳.我国地方债务风险隐患、成因及化解对策[J].重庆商学院学报,2014,24(2):65-75.
作者姓名:马改艳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州350002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JB12457S)
摘    要:当前,我国地方债务的规模已十分庞大,并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不但偿债压力大、债务结构不合理,而且债务隐性化趋势明显、管理混乱,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我国地方债务的累积及其风险的扩张,将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降低经济发展质量,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使经济保持较高的通胀率,引发高房价问题,不利于收入分配的改革,并恶化政府和金融体系的信用。地方债务风险的成因是多元的,包括财政体制、预算软约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困难、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政绩考核机制等。控制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在短期可通过资产证券化、引进民间资本和出售地方国有资产方式快速筹集偿债资金以尽快偿债;在长期则必须进行实质性改革,如构建市场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分税体制、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举债管理约束、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等。

关 键 词: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  债务结构  债务隐性化  财政体制  预算软约束  地方财政收入  财政管理体制  政绩考核机制  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商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商学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