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水浒传》宋江形象新议
引用本文:张振华.《水浒传》宋江形象新议[J].理论观察,1985(4).
作者姓名:张振华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摘    要:《水浒传》宋江形象问题,在“水浒学”研究中一直争议很大。本文作者以新的方法对传统的、流行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从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新认识。文章将封建时期的地主阶级改良派按其不同特点划分为三种类型,进而提出“宋江是封建王朝末期——一个特定时代的地主阶级改良派”的观点。认为,处于在野地位的地主阶级小人物宋江,由于仕途路上受到本阶级上层掌权势力及乡野贪官恶吏的排挤、迫害,被逼上了“造反”的梁山。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他采取了效忠皇帝、拯救封建王朝的非常方式和手段:领导梁山上与他有着类似遭遇的将领们进行“替天行道”——用武力手段严惩本阶级的权奸贪官,并逐步扩充力量,取得“招安”、消除了危及封建王朝的外部因素。进而也打开了通向“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道路。文章认为,宋江领导的梁山义军的“造反”及平辽征方腊实质是发生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在野的中小地主阶级这个特殊阶层所进行的一场“清君侧”的轰轰烈烈的武装改良救国运动。宋江就是这个改良运动的领袖人物。文章认为,宋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较为少见的“圆”形人物,他除暴安良客观上打击了地主阶级的腐朽势力,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