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排放的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及对策建议 |
| |
作者姓名: | 邓灿辉 马巧云 魏莉丽 |
| |
作者单位: |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郑州450000,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郑州450000,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郑州450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效果监测与评估研究”(2016YFD0201306); 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河南省粮食供给侧要素效率分析与资源配置优化研究”(17A790027, 17A630028) |
| |
摘 要: | [目的]为探索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法]分别运用SBM-ML指数模型与DEA 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4—2016年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传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对比分析,并采用ESDA法探讨了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粮食产出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明显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 2004—2016年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因素经历了由技术进步驱动转变为技术效率驱动再转变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驱动的过程,但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明显高于技术效率; 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粮食产出的二元全局空间自相关大体呈“N”型变化,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粮食产出由不平衡发展逐渐趋向平衡发展。[结论]忽视碳排放的传统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实际有较大偏差。建议通过转变发展模式,探索粮食绿色增产道路; 因地制宜,有效利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双轮驱动; 不断推进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粮食产出的平衡发展3项措施来实现粮食生产的综合提升。
|
关 键 词: | 碳排放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空间相关性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