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湖北省团风县为例
引用本文:卢青,胡守庚,叶菁,童陆亿,卢静.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湖北省团风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103-109.
作者姓名:卢青  胡守庚  叶菁  童陆亿  卢静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114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北京100034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11004);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2017年开放课题“长江中游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CCA201710)
摘    要:[目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区域发展与管理的重要依据。[方法]该研究运用“木桶原理”,构建了基于土地资源、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等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并以湖北省团风县为例进行定量测算。[结果](1)团风县整体呈“可载”状态,土地资源是团风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大限制性因素。各子系统承载力呈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规律。土地资源承载力最低为6773万人,大气环境承载力最高为87168万人。局部地区(马曹庙镇、贾庙乡)呈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格局; (2)在承载力绝对量上,团风镇等西南部地区承载力高于其他地区,从地均承载力来看,上巴河镇最高,贾庙乡最低; 从承载力指数来看,各镇(乡)承载力指数介于148~235,杜皮乡、贾庙乡最高,团风镇最低,尽管团风镇承载力最大但其“剩余空间”也最有限。[结论]所构建的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可为当前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划等战略实施提供有效借鉴,评价结果对区域远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木桶原理团风县
收稿时间:2018/3/26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