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数字金融与企业金融化:“脱实向虚”还是“脱虚向实”?
作者姓名:乔彬  申钰晴  赵广庭  钟昌标
作者单位:(1.太原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2.宁波大学 商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    要: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金融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增强了逐利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降低了期间费用和融资约束,总体上促进了企业金融化,尤其对非国有、非制造业、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金融监管前的企业而言,这种促进作用更为突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企业金融化提高了企业创新水平与增加了经营风险,因此,数字金融作用下的企业并未“脱实向虚”或“脱虚向实”,而是处在“虚实互补”阶段。鉴于此,政府应加快完善数字金融生态环境,引导企业利用数字金融合理配置金融资产反哺主营业务发展,同时注意防范金融风险。

关 键 词:数字金融  企业金融化  预防性动机  逐利性动机  经营风险
点击此处可从《财经理论与实践》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财经理论与实践》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