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外汇市场做市商行为的微观分析
引用本文:冯娟娟.外汇市场做市商行为的微观分析[J].金融经济(湖南),2007(16).
作者姓名:冯娟娟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做市商制度是国际外汇市场上主要交易制度之一。做市商作为价格形成的中介与核心,不断进行双向报价,以自有资金与投资者进行交易,并通过买卖价差实现一定的利润,为市场提供流动性。2005年5月,我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外币做市商制度,中国银行等九家中外银行成为首批做市商,外币买卖包括欧元/美元、英镑/美元等八个货币对的即期交易。2006年1月,我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推出美元/人民币做市商制度和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并改进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做市商制度的推出对于我国外汇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前中国人民银行是外汇市场中人民币对外币交易的唯一做市商,在美元/人民币做市商制度推出后,由中外银行组成的做市商成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力量,有利于更好地发现人民币的市场汇率水平,为进一步的汇改提供参照。引入做市商制度和询价交易方式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既可选择双边授信、双边清算的方式进行询价交易,也可选择集中授信、集中竞价的方式进行交易。对于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的研究,国内的相关资料不多,且偏重于宏观层面的讨论。本文基于市场微观结构视角,分析外汇市场做市商的收益与成本,研究做市商的日内交易行为以及指令流的传递过程,并从提高做市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