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城镇空间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
作者姓名:柯泽华  魏伟  夏俊楠  薄立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71304);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3197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4YJA630097,23YJA630003)。
摘    要:研究目的:针对当前城镇空间效益评价中缺乏空间统筹视角、多评价要素难以兼顾等问题,基于“城市人”理论,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构建了“多尺度—多维度”的城镇空间效益评价体系,旨在促进城镇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通过“自存与共存平衡”与“优化平衡”方法,量化城镇空间单元的经济、民生与生态效益,并结合空间格网技术开展泉州市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自存与共存平衡可有效识别多层级主体对各维度的城镇空间效益共识与效益流动,泉州城镇空间效益呈现出从中心城区向外递减的趋势,经济和民生效益集中于中心城区及周边,生态效益则集中在外围区域;(2)优化平衡可有效统筹多效益维度需求,评价结果有效识别了环湾区域、晋江沿线等高效益集聚区,以及滨水岸线及未开发地块等低效区域。研究结论:“以人为本”的城镇空间效益评价方法有效协调了多方利益,克服了传统评价中忽视动态要素流动和利益冲突的不足,提升了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 键 词:以人为本  城镇空间  “三生”功能  国土空间规划  空间效益评价
收稿时间:2024-09-26
修稿时间:2024-12-06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