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意识形态作用的制度分析
引用本文:林浩.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意识形态作用的制度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9(Z1):38-41.
作者姓名:林浩
作者单位:林浩(云南财贸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摘    要:社会的和谐包含着对制度的道德认同,需要民族精神、道德伦理等意识形态的支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时传统的继承一般不需要承担这种既有意识形态的历史成本,因而其远远小于创新一种制度的成本.对于历史与现实相互激荡的中国来说,尤其要注意传统和既有意识形态"内外有别"、不重视"商业原则"以及以伦理代替法律等的负面影响,也需要注意意识形态经济功能还存在着失灵的情况.而意识形态的创新需要政府承担起投资的社会责任,以便对个人的伦理道德等意识形态资本的积累进行"补贴".

关 键 词:道德认同  意识形态  历史成本  经济功能  政府责任
文章编号:1007-5585(2003)专辑-0038-04
修稿时间:2003年5月20日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