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经济带装备工业知识空间网络特征及优化路径
引用本文:邹琳,曾刚,朱贻文,马双,曹贤忠.长江经济带装备工业知识空间网络特征及优化路径[J].经济地理,2019,39(11):113-122.
作者姓名:邹琳  曾刚  朱贻文  马双  曹贤忠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中国上海20006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上海201620;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中国上海,200062;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上海,20023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高校、政府等组织跨区域、跨组织合作不断增加,知识与技术创新逐渐取代传统经济竞争模式。如何在知识创新竞争新模式下,实现知识获取、吸收及转化是提升区域创新的关键。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经济差异巨大的东、中、西三大区域,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实地调研,结合SNA及VAR模型对三大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路径进行判定及机理分析,结论包括:①长江经济带知识网络规模增强,科学知识网络规模扩散,技术知识网络核心—边缘结构显著。网络演化中,工业技术类高校或大型国有企业占重要结构洞位置,与工业技术类高校建立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实现跨区域知识创新及转化。②长三角城市群在知识网络中表现为市场或企业需求驱动下技术指向型路径,跨区域关系为满足企业技术或市场需求。③长江中西部城市群路径相反,表现为科学知识驱动路径。目的是实现新科学知识市场化。区域知识网络结构及路径演化差异证明欠发达区域不应盲目追求创新,而需找出自身发展路径,才能避免创新活动一哄而上现象发生。

关 键 词:知识网络  发展路径  装备工业  知识转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