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影响我国气候旱区粮食生产能力的灰色关联分析
引用本文:李志红,谢东辉.影响我国气候旱区粮食生产能力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8):124-129.
作者姓名:李志红  谢东辉
作者单位:1. 唐山学院,河北唐山,063000;2. 河北大学,保定,071002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白洋淀流域生态承载力预警与国土空间利用研究”(HB16LJ008),2016年度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京津冀科技创新激励政策比较研究”(16456223D)资助。
摘    要:文章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的相关理论,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影响气候旱区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业从业人数、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及受灾面积、财政对粮食直接补贴资金额、年均降水量等。通过选取2000~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这些因素与气候旱区粮食总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财政对粮食直接补贴资金额、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及受灾面积与粮食产量高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较大;小麦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业从业人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年均降水量都与粮食产量中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较小。因此应继续推行政府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增加政府对粮食直补资金,同时,增加物质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改善农业灌溉条件、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减少受灾面积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

关 键 词:旱区农业  粮食生产能力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关联度
收稿时间:2015/5/22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