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物质基础和渠道
引用本文:王健,杨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物质基础和渠道[J].当代经济研究,2007(8):62-64.
作者姓名:王健  杨晶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王健),长春税务学院科研处 吉林长春130117(杨晶)
摘    要: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吸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立足点和物质基础是发展大农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渠道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农业发展政策,就地开发,就地利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中小城镇建设;广泛开展劳务输出。

关 键 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的规模化  农业产业化  转移渠道
文章编号:1005-2674(2007)08-0062-03
收稿时间:2007-03-2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