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区域差异——基于动态Malmquist指数的经验
作者姓名:庞英  李树超  周蕾  孙巍
作者单位:1.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山东,青岛,266109
2. 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山东,青岛,266109
3.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江苏,南京,210095
4.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吉林,长春,130012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07RKA084),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S07WD08),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QDSKL070217)联合资助
摘    要:提高生活水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是保证这一主题实现的必要手段。文章基于非参数生产前沿面理论,将资源配置效率分解为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要素可处置度,分析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以来,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及其时空特征、变化态势以及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及其三大流域粮食生产资源投入要素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中国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平均水平是上升和改善的;中国及其三大流域制约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是产出规模效率。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力度以提高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效消除制约中国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最大程度地发挥规模效益;同时还应根据市场化进程中我国粮食生产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适时做出进一步激励粮食生产、最大程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安排,同时这也是弥补市场失灵、稳定粮价、促进粮食高产稳产的有效手段。

关 键 词:粮食  资源配置效率  规模效率  Malmquist指数
文章编号:1000-8462(2008)01-0113-05
收稿时间:2007-03-01
修稿时间:2007-07-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