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商贸流通网络的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社会网络分析
引用本文:邱志萍,刘举胜,何建佳.我国商贸流通网络的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社会网络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23(2):31-42.
作者姓名:邱志萍  刘举胜  何建佳
作者单位:1. 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 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3.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业互联‘智造’供需网的结构、演化及其动力学研究”(71871144);
摘    要: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研究商贸流通网络问题兼具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基于2000—2020年各省(区、市)数据,采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算省际商贸流通产业的空间联系,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商贸流通网络的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商贸流通网络的节点联系紧密度仍偏低,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性”特征和自我稳定的演化特征,并由大分散与小聚集并存的四个子群构成;各省(区、市)中心性水平和核心度存在明显差异,呈现自东部向东北及中西部递减的空间特征;双边收入规模、产业结构差异、人口城市化差异和交通设施联通显著强化了商贸流通联系,而地方保护主义、物流发展差异、网络应用差距和地理邻近关系弱化了商贸流通联系。我国应重视省际商贸流通的空间联系,完善省际商贸流通产业的协同合作机制,重点打造不同定位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中心;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加快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加强地区间产业分工与合作,协调推进不同地区城市化进程;促进交通与数字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内贸与外贸协同化发展,加快实现流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 键 词:商贸流通网络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结构特征  驱动因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