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第三财政”探源——基于中国式金融资源配置模式的分析
引用本文:王艺明,蔡昌达.“第三财政”探源——基于中国式金融资源配置模式的分析[J].江苏经济探讨,2014(8):69-72.
作者姓名:王艺明  蔡昌达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厦门361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式金融资源配置模式下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研究”(项目编号:71373217)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微观传递和宏观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303196)、教育部“2012年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二元政治经济机制下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本市场支持研究”(项目编号:2013221010)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空间似无关回归模型:参数估计、设定检验及其应用”(项目编号:13YJC910003)的中间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该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中国式金融资源配置模式视角进一步探究了推动第三财政产生的制度因素。笔者认为,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拨改贷”举措为后来金融资源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不均衡分配埋下了伏笔。政府背景使得国有企业在获取金融资源方面具有非市场性的竞争优势,大规模盈利成为现实,进而催生第三财政、形成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并立的“双元财政”格局。因此,控制第三财政膨胀要着力于推进金融服务市场化,消除金融分割。

关 键 词:第三财政  金融资源配置  国有企业  金融改革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