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区耕地整理适宜性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以河北省涞源县为例 |
| |
作者姓名: | 宋安安 王慧敏 郑艳东 张长春 |
| |
作者单位: | 1. 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保定,071001;2. 河北保定生态文明研究院,保定,071001;3. 河北省土地整理服务中心,石家庄,050051 |
| |
基金项目: |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京津冀土地优化利用一体化管控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201511010-09) |
| |
摘 要: | [目的]耕地整理适宜性评价是土地整治规划的基础,可以为划定耕地整理重点区域、确定耕地整理项目和整理时序提供依据。[方法]文章以位于太行山区的涞源县为研究区域,以现状耕地图斑为评价单元,经独立性分析后选取地形坡度、表层土壤质地、灌溉保证率、耕地系数、与道路距离、与城镇中心距离、地质灾害易发性7个评价指标,运用贝叶斯概率模型计算各指标权重及未整理耕地的整理后验概率,并得到研究区未整理耕地的适宜性空间分布。同时根据改进的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了各适宜整理区的障碍因子并提出相应的整理措施。[结果](1)在影响涞源县耕地整理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从小到大依次是表层土壤质地、与城镇中心距离、耕地系数、地形坡度、与道路距离、地质灾害易发性和灌溉保证率;(2)在涞源县未整理耕地中,高适宜整理区与较适宜整理区占未整理耕地的20.79%,可作为涞源县下一步耕地整理的选择;(3)制约涞源县全域耕地质量的障碍因子是灌溉保证率,整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寻找灌溉水源、结合地形条件采用蓄、引、提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设农田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结论]该文可为太行山区更科学合理地开展耕地整理项目提供依据。
|
关 键 词: | 耕地整理 适宜性评价 贝叶斯概率模型 障碍因子 太行山区 |
收稿时间: | 2016-10-18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