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家庭化模式对流动女性的就业影响研究——以2014年云南和内蒙古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为例
作者姓名:梁海艳  代燕  马骍
作者单位:1. 曲靖师范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2. 曲靖师范学院城市学院;3.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
基金项目:2016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性项目“滇桂边境地区非法跨境通婚对人口安全的影响研究”(2016ZZX209),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发展研究”(2016KFKT011),曲靖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云南边境地区流动人口族际关系演变及其调适研究”(2016QN012),2014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与就业问题研究”(JD2014ZD09)
摘    要:利用2014年云南和内蒙古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不同流动模式下流动女性的就业前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流动人口家庭化发展对女性就业具有阻碍作用,单身女性就业概率最高,半家庭式流动女性就业概率居中,举家式流动女性的就业概率最低.此外,随迁孩子数量也是影响女性就业的主要因素,在流入地每增加1个孩子,女性就业概率降低18%左右.在流动人口家庭化过程中,女性流动人口不仅面临着巨大就业竞争压力,同时还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流动女性就业劣势可能会随着流动人口长期化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流入居住时间每增加1年,就业概率大致提高3%左右.

关 键 词:家庭式迁移  女性流动人口  就业概率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