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谈谈唢呐在豫剧中的运用
引用本文:张廷营.谈谈唢呐在豫剧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13(10):81-81.
作者姓名:张廷营
作者单位:河南豫剧院一团,河南郑州450000
摘    要:唢呐是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刚柔相济,善于演奏高亢明亮,热烈欢快的旋律,亦能抒发悲凄哀怨、悔恨伤感的情怀。据考证,唢呐从金元时期传人中原,后广泛流行于民间,婚丧喜庆,歌舞戏曲无处不有,明代后期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用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音乐,早期的豫剧伴奏乐队曾有“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的说法,唢呐是主弦八角月琴的兼职乐器,直至20世纪30年代豫剧引进了板胡,唢呐则由板胡来兼代,

关 键 词:唢呐  豫剧  戏曲音乐  吹管乐器  伴奏乐队  中国民族  刚柔相济  金元时期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