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ANT-SPO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证 |
| |
作者姓名: | 应苏辰 金晓斌 陈艳林 罗秀丽 洪步庭 周寅康 |
| |
作者单位: |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34,41971235);江苏省自然资源科技计划项目(2022009)。 |
| |
摘 要: | 研究目的:耦合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和“结构—过程—结果”理论(SPO),探索适用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绩效评价体系,为新时期土地整治转型背景下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行动者网络理论、“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研究结果:(1)ANT可对主体多元且机制复杂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行有效解析,SPO可基于过程逻辑实现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流程的合理划分,耦合两种方法可突破传统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工程属性及结果导向的局限性;(2)基于ANT与SPO理论的耦合分析结果,可构建涵盖结构支撑、过程实施及结果发挥维度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体系;(3)实证研究表明试点绩效处于良好等级,但结构支撑和过程实施维度的支撑作用仍较为薄弱,结果发挥维度的潜力有待挖掘。评价结果反映了试点在设计建设、主体参与、阶段性效益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制度建设、风貌维持等方面的问题,可为后续反馈优化提供参考。研究结论:通过耦合ANT-SPO理论明确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的内涵、方法与体系,未来应从理论、技术、应用等层面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研究。
|
关 键 词: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绩效评价 行动者网络理论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 苏州市 |
收稿时间: | 2022-05-24 |
修稿时间: | 2022-09-12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