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经济带”核心区物流非均衡发展态势及其效应—以陕西省城市样本为例 |
| |
作者姓名: | 陈恒 |
| |
作者单位: | 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48;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48;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48 |
| |
基金项目: | 陕西省教育厅研究项目;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 |
摘 要: | 物流非均衡发展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本文以"丝路经济带"核心区陕西省城市样本为例,采用d-收敛模型、β-收敛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测度了陕西省物流非均衡发展态势,并分析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①关中-陕北城市间物流客运要素集聚能力非均衡发展态势的缓解速度较快,陕北-陕南城市间缓解速度较慢;陕北-陕南城市间物流货运要素集聚能力非均衡发展态势的缓解速度较快,关中-陕北城市间缓解速度较慢;关中-陕北城市间物流货运通达性非均衡发展态势缓解速度较快,而关中城市群之间的缓解速度较慢;②物流客运通达性非均衡态势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处于不断缩减状态;而物流货运要素集聚能力非均衡所产生的抑制效应最强,且缓解陕西省城市物流非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促进物流货运要素集聚能力提高;③加快建设围绕"丝路经济带"的陕北、陕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辐射北方和南方的进口出口贸易铁路枢纽中心,并加大出口贸易规模;提高陕西省城市间一级或二级公路建设规模,逐步降低高速路收费费率,才能有效促进陕西省城市物流货运要素集聚能力的提升。此外,要注重对服务业业态培养,深化产业链建设,围绕服务业核心产业拓展产业链,有助于提高运输活力,促进物流货运要素集聚能力提升。
|
关 键 词: | 城市物流 非均衡 外部效应 经济增长 |
收稿时间: | 2020-03-12 |
修稿时间: | 2020-07-30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技术经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技术经济》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