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真有之情”与“应有之情”: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双重影响机制
引用本文:吴坤津,刘善仕,王红丽,冯镜铭.“真有之情”与“应有之情”: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双重影响机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0(7):64-72.
作者姓名:吴坤津  刘善仕  王红丽  冯镜铭
作者单位:1. 广东财经大学2.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3. 华南理工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
摘    要:“内部人”或“自己人”是本土组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非正式身份划定。然而,“内部人”这种特殊身份往往因为其所蕴含的角色期待,而面临如何行使这一角色的尴尬。一方面,“内部人”跟组织和领导有了不同于“外部人”的关系,而对这一身份倍加珍视,并对组织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情感依附;另一方面,本土组织对“内部人”的角色要求达成了长久的共识,内部人必须付出更多以维护这一特殊身份,内部人的责任更大。针对上述现象,文章从角色认同和自我归类理论出发分析,内部人所表现出的员工创新行为究竟是“真有之情”还是“应有之情”在驱使,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文章的基本假设是,“内部人”做出创新行为一个可能的选择不是简单地依靠情感,而是同时“无奈地”通过承担义务的方式来进行创新行为,这一组合机制是其面对自身身份以及身份本身蕴含的角色期望而构建的一种行为选择。这一研究从过去主要关注员工创新行为如何激发,转向对员工情感动机和义务动机组合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这一研究模型将内部人身份、情感承诺、感知义务与员工创新行为结合起来,拓展和深化了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

关 键 词:“真有之情”与“应有之情”  内部分身份感知  员工创新行为  双重机制  
收稿时间:2016-03-16
点击此处可从《商业经济与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商业经济与管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