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校企合作研发的最优制度安排
引用本文:贺俊,黄阳华,沈云昌.校企合作研发的最优制度安排[J].中国工业经济,2011(2).
作者姓名:贺俊  黄阳华  沈云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战略研究”(批准号08&ZD038);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政策研究”
摘    要:本文在对校企合作研发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讨论了校企合作研发的基本模式及其制度特征的经济学含义,并重点分析了校企共同研发的最优制度安排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有效的情况下,企业与大学共同研发的最优合约安排是由企业拥有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同时企业向大学提供一个固定支付加上与技术绩效挂钩的可变报酬(类似于版税);在弱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一种次优的可能安排是大学和企业模拟企业间合作研发时采用的合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但大学拥有收益权、而不具表决权的干股。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在共同研究过程中,为有效地促进公共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争取必须配合其他的支付机制,如与研发产出挂钩的可变支付,以尽可能地激励大学的研发努力。

关 键 词:校企合作研发  共同研发  激励合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