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缺席与个人真实性——评《缺席的权利》
引用本文:孙玲.缺席与个人真实性——评《缺席的权利》[J].开放时代,1999(1).
作者姓名:孙玲
作者单位: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西安
摘    要:对于一个习惯于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主题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民族,“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为人类伟大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宏论,对于每一个中国人几乎都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它不仅一直就是民族历史的主旋律,而且也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超出自身小我和有限走向人类大我和无限的言路证明和人格目标。这种变个体之位为民族、国家、人类之位的道德境界,既是官方意识形态教化的主要内容,也同时成为许多人心灵深处无意识的评判标准,以此区分人格的高尚和低下,衡量文学艺术作品的雅俗,检验言语表达的正当与合法。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