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双支柱”调控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异质性作用:基于CoVaR 模型的实证分析
引用本文:李成明,刘璐,陈方元.“双支柱”调控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异质性作用:基于CoVaR 模型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24(2):4-16.
作者姓名:李成明  刘璐  陈方元
作者单位:1.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 中银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3.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与策略研究”(18JZD029)的资助;
摘    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双支柱”调控框架逐渐成为中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指示剂,防范银行风险溢出已成为政策调控的重中之重,但“双支柱”调控框架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尚不明晰。因此,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的CoVaR方法度量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双支柱”调控框架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性和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基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而且该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从银行特征来看,“双支柱”调控对规模较大、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盈利水平较低的银行的调控效果更显著;从经济周期来看,“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有效性因经济周期具有明显不对称性,经济下行期政策效果明显高于上行期;从宏观政策工具类别来看,各类工具与货币政策配合结果不同,使用信贷类宏观审慎工具会使得“双支柱”调控的风险抑制作用失效。本文基于微观和宏观的异质性视角,为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协调搭配并实现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双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关 键 词:“双支柱”调控框架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分位数回归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