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仁”、“义”、“礼”的日常实践:“关系”、“人情”与“面子”——从“差序格局”看儒家“大传统”在日常“小传统”中的现实定位
引用本文:沈毅.“仁”、“义”、“礼”的日常实践:“关系”、“人情”与“面子”——从“差序格局”看儒家“大传统”在日常“小传统”中的现实定位[J].开放时代,2007(4):88-104.
作者姓名:沈毅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系,210093;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210013
摘    要:“仁”、“义”、“礼”的儒家思想之“大传统”,与日常生活中的“关系”、“人情”、“面子”之“小传统”有着某种内在的衔接性与紧张性。就“差序格局”而言,人伦“关系”网络以“仁”作为最高价值理念,其中以工具性资源为主的“人情”实践本质上即为“义”“利”混合的施报过程,以象征性资源为主的“面子”实践则具有比较明显的依“礼”行事之形式主义的“正名”特征,从而形成了工具差序性特殊主义之“人情”实践与象征和合性普遍主义之“面子”实践的糅合。而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则可以比较清晰地区分为特殊主义之“情感性关系”与普遍主义之“工具性关系”的不同关系类型。

关 键 词:“差序格局”  实践本质  “面子”  “人情”  儒家思想  “仁”  “义”  “礼”

Guanxi, Renqing and Mianzi: the Everyday Practice of Ren, Yi, and Li
Shen Yi.Guanxi, Renqing and Mianzi: the Everyday Practice of Ren, Yi, and Li[J].Open Times,2007(4):88-104.
Authors:Shen Y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