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测度及动态演进
引用本文:曾庆均,易露,唐菁.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测度及动态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24(1):80-94.
作者姓名:曾庆均  易露  唐菁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与内陆开放型经济融合发展的机制路径研究”(20XJY001);;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机制与路径突破研究”(23SKGH186);
摘    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的高级形态载体。从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和消费满意度五个维度构建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法对其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核密度估计、收敛性分析、修正的引力模型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等25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为样本,剖析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2017—2022年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城市间发展差距大且呈现出梯队层级分布态势;从各维度看,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和消费满意度四个维度发展水平表现为上升趋势,消费繁荣度涨幅最大,到达便利度发展水平较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间发展的绝对差距较大,但城市的追赶效应使得相对差距缩小;从空间格局看,城市初步形成了北部“北京+天津”集聚圈、南部“广州+深圳”集聚圈以及以上海为首的长江联系带的“两圈一带”总体空间网络格局,表现出“高者全局集聚、低者局部扩散”的集散效应特征,城市间有着“核心城市占据主导,边缘城市结构优化”的非均衡空间联系。因此,应立足城市比较优势、深入挖掘并梯次培育特色...

关 键 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动态演进特征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